熊猫烧香

2006-11首次在互联网上出现“熊猫烧香”病毒,这是一种通过网络传播的木马病毒,其图标是一个卡通熊猫的形象,因此得名。该病毒由湖北省的李俊编写,是一种自传播性强、感染范围广的网络病毒。

熊猫烧香病毒爆发熊猫烧香病毒传播途径熊猫烧香病毒影响范围

logo
聪豹
历史事件
  • 2006-11
    首次在互联网上出现“熊猫烧香”病毒,这是一种通过网络传播的木马病毒,其图标是一个卡通熊猫的形象,因此得名。该病毒由湖北省的李俊编写,是一种自传播性强、感染范围广的网络病毒。
  • 2007-01
    “熊猫烧香”病毒迅速扩散,影响了包括政府网站、教育网在内的大量网站和计算机系统。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下载受感染的文件或访问被植入病毒的网页。
  • 2007-02
   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启动紧急响应机制,协调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,加强对“熊猫烧香”病毒的监测与打击。
  • 2007-03
    多家安全软件公司如瑞星、金山、江民等发布针对“熊猫烧香”的专门查杀工具,帮助用户清除电脑中的病毒。同时,这些公司也对病毒进行了技术分析,揭露了病毒的工作原理和危害性。
  • 2007-04
    网络安全专家指出,“熊猫烧香”病毒不仅会破坏用户计算机上的文件,还会窃取用户信息,导致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。此外,病毒还利用了部分合法网站的安全漏洞进行传播,增加了防堵难度。
  • 2007-05
    经过数月的追查,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联合湖北、河南等地警方,在湖北仙桃市抓获了“熊猫烧香”病毒的主要制作者李俊,以及其他几名参与病毒制作与传播的嫌疑人。
  • 2007-06
    李俊等人被正式批捕,案件进入司法程序。这一案件的侦破,标志着我国在网络犯罪打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。
  • 2007-08
    法院对李俊等人进行了审理,认定其行为构成“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”,判处有期徒刑四年。
  • 2007-09
    “熊猫烧香”病毒的影响逐渐减弱,但由于病毒的变种较多,部分变种仍在网络上存在。安全专家提醒用户继续保持警惕,定期更新安全软件,避免再次遭受类似攻击。
  • 2007-12
    为了进一步巩固网络安全,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,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(CNCERT/CC)发布了一系列网络安全指导和防范措施,指导企业和个人如何加强自身网络防护能力。
  • 2008-01
    回顾“熊猫烧香”病毒事件,媒体和安全专家共同总结了此次事件的教训,强调了加强网络安全意识、及时更新安全补丁、定期备份数据等重要措施。
相关事件
相关人物
熊猫烧香病毒爆发
熊猫烧香病毒传播途径
熊猫烧香病毒影响范围
熊猫烧香病毒开发者被捕
熊猫烧香病毒治理措施
可能感兴趣
周星驰
中国式现代化
精神病
心理学发展
北洋水师覆灭
陆昊担任自然资源部部长
昭阳公主
恩平吴武权
贾国
山西省公务员招聘政策变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