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032年程颢(字伯淳,世称明道先生)生于河南洛阳的一个官宦家庭,父亲程珦是宋代官员,叔父程纯则是著名学者。
- 1047年15岁的程颢随父迁居黄陂,受当地文化影响,逐渐形成了对儒家经典的深厚兴趣。
- 1053年21岁时,程颢参加科举考试,虽未及第,但其才华已初露锋芒,受到时人重视。
- 1056年与弟弟程颐一同在洛阳拜见当时名儒周敦颐,深受其影响,开始系统学习《易经》等儒家经典,奠定理学基础。
- 1064年程颢考中进士,步入仕途,初任鄠县主簿,后调任上元县主簿,期间以其清廉正直、治政有方著称。
- 1068年被召入京师,担任秘书省校书郎,参与编纂国家文献,同时继续深入研究儒学,与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广泛交流。
- 1070年在京任职期间,程颢积极参政议政,提出多项改革建议,尤其是在教育、吏治等方面,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。
- 1071年由于与新党政治主张不和,程颢请求外放,被任命为筠州推官,期间依旧勤于政事,关注民生。
- 1074年回到洛阳,潜心研究理学,讲学于嵩阳书院,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求学,其学说逐渐形成体系,称为“洛学”。
- 1077年程颢的学术声誉日隆,吸引了更多弟子,包括后来的著名学者如吕大临、谢良佐等人。
- 1078年被召回京,担任崇政殿说书,负责向皇帝讲解经义,成为皇帝的重要顾问之一。
- 1080年再次因政见不合请求外放,出任温县知县,期间以仁政爱民著称,百姓感念其德政。
- 1082年任期结束后返回洛阳,继续讲学,其思想影响日益扩大。
- 1083年程颢的理学思想进一步成熟,提出“天理”、“性即理”等核心概念,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内心世界的纯净。
- 1085年宋哲宗即位,程颢被召还朝,担任国子监教授,负责培养国家栋梁之才。
- 1086年程颢在一次上书中,提出了对朝廷政策的深刻见解,强调以民为本、德政为先。
- 1087年健康状况开始恶化,但仍坚持讲学,其弟程颐也积极参与其学术活动,兄弟二人共同推动理学发展。
- 1090年7月9日,程颢病逝于洛阳,享年58岁。葬于伊川县鸣皋山,谥号“文宪”。
- 1090年后程颢的思想继续影响后世,其著作《程氏遗书》、《程氏外书》、《明道文集》等被广泛传播,成为理学的重要经典。
相关事件
相关人物
程颐
朱熹
张载
邵雍
周敦颐
可能感兴趣
南平武勇个人经历
487
战争与和平故事情节
东汉初期的政治改革与稳定
察合台的儿子们
华国锋
吴柳芳
乌克兰战争
海贼王剧情发展
劳资纠纷解决机制